發表文章

【牧語珠璣】絕對肯定的信心之旅/文 亮 牧師

圖片
「你要保守你心,勝過保守一切,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。」(箴言 4:23 ) 許多人都熟悉這段經文的提醒,但卻不知道如何具體地保守自己的心,於是徒然地過著沒有果效的一生。若我們明白「保守」的涵義,會發現它有拘禁、看守、保護……的意思;更具體地說,就是如何保守、保護我們的心思意念,使之維持在一個健康、合神心意的狀態,這才是保守己心的關鍵。心思意念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和生命,而「絕對肯定的信心」則是建構健康和強而有力心思意念的基礎(根基)。我們都明白,若根基是不穩固的,在其上所建造的一切都有隨時倒垮的可能與危機,因此我們需要在心裡建構並保守「絕對肯定的信心」,才能經歷絕對肯定的神蹟、領受絕對肯定的祝福、活出絕對肯定的健康生活和生命。 在李永勳牧師所寫的《絕對肯定的奇蹟》一書中,提到絕對肯定的重要性,他強調:「即使有千百次的失敗,仍然可以化為肯定的力量。」這並非是自我催眠式的「成功神學」,那些保持在成功狀態下才能擁有正面與肯定思維的人,信心是不堪一擊、禁不起考驗的。絕對肯定的信心是在逆境、爭戰、挫敗、困苦中,仍能看見上帝的同在、支取屬天的能力、在黑夜中歌唱、在百般的試煉中有大喜樂的信心;而逆境、苦難與挑戰也正是產生並累積這「絕對肯定的信心」的關鍵。 就如同台灣每年都會經歷颱風的侵襲,造成許多災害。每逢颱風洗禮過後,無論是山林裡或路旁的花草樹木,甚至各類建築與物體都會顯露其內涵或本質是否禁得起考驗,即使平日表面上看起來都很好、很堅固,但試煉來臨時,就會顯明哪個才是禁得起考驗、哪個是不堪一擊的。因此,內在生命的本質與力量是我們必須擁有和保守的關鍵。「絕對肯定的信心」正是心之所需的本質與力量,不是為風平浪靜的太平之日,乃是為風吹雨打的爭戰之日所預備的。沒有人會希望住在一間禁不起颱風或地震考驗的房屋裡,因為那樣的房屋並不能使人安心、喜樂的度日,只會讓人充滿恐懼與不安。絕對肯定的信心正是我們心靈的堅固保障。 要建立「絕對肯定的信心」必須從「對神抱以絕對肯定」開始,這必須要從我們對神建立正確的認識著手。許多人讀聖經(特別是舊約)時,因為從世人的眼光看上帝的作為,就以為上帝是嚴厲、易怒、動輒審判的神;然而 耶和華說:「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,不是降災禍的意念,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。」(耶利米書 29:11 ) 如此看來,顯然人們在讀聖經時,對上帝的認識可...

【牧語珠璣】要常常喜樂/文 亮 牧師

圖片
經文:腓立比書 4:4-7 情緒的談論與探討對現代人來說很普遍,一般認為一個人的 EQ (情緒商數)比 IQ (智能商數)更重要,能掌握好自己情緒才是高 EQ 的人,也被認為在各方面能有更傑出的表現;可惜現代人普遍的現象是 EQ 很差,情緒問題叢生,所以市面上有關情緒管理的書籍、課程、理論應運而生、琳瑯滿目,也讓許多人趨之若鶩,希望自己能成為 EQ 達人,但實際上果效卻不如預期。或許是人們以為的方法和邏輯錯了,所以落得事倍功半、果效不彰。 大多數人都認同情緒是上帝創造人類與生俱來的一部分,所以人有各樣的情緒是正常的。 2015 年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了一部電影《腦筋急轉彎( Inside Out )》,是一部探索情緒的暢銷動畫,劇中描繪人的五種主要情緒 ── 樂樂、憂憂、怒怒、厭厭、驚驚。 2024 年上映續集,增加了新的情緒 ── 阿焦(焦慮)、阿慕(羨慕)、阿廢(提不起勁)和阿羞(害羞),讓許多人了解情緒的複雜性和多元性。然而情緒既是上帝所創造,各種情緒對我們也是有意義並具有不同面向的作用,那麼上帝也一定有一套關於情緒應對的方法,是比世界更好、更有果效的法則。 聖經談到各種情緒的時候有點特別,似乎除了「喜樂」,提到其他情緒時,往往是有限制的,或是以負面的方式來描述。談到「怒怒」的時候說: 「生氣卻不要犯罪;不可含怒到日落。」(以弗所書 4:26 ) 、 「不做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處,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人的惡。」(哥林多前書 13:5 ) 、 「不輕易發怒的,大有聰明;性情暴躁的,大顯愚妄。」(箴言 14:29 ) ;談到「憂憂」的時候說: 「所以,不要憂慮說,吃什麼?喝什麼?穿什麼?」(馬太福音 6:31 ) 、 「所以,不要為明天憂慮,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;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。」(馬太福音 6:34 ) 、 「你們心裡不要憂愁;你們信神,也當信我。」(約翰福音 14:1 ) ;談到「驚驚」的時候說: 「你不要怕他們,因那為你爭戰的是耶和華 ── 你的神。」(申命記 3:22 ) 、 「你不要害怕,因為我與你同在;不要驚惶,因為我是你的神。我必堅固你,我必幫助你;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。」(以賽亞書 41:10 ) 、 「耶穌對他們說:『是我,不要怕!』」(約翰福音 6:20 ) ;談到「厭厭」的時候說: 「我兒,你不可輕看耶和華的管教...

【牧語珠璣】最後的早餐/文 亮 牧師

圖片
經文:約翰福音 21:4-15   天將亮的時候,耶穌站在岸上,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。耶穌就對他們說:「小子!你們有吃的沒有?」他們回答說:「沒有。」耶穌說:「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,就必得著。」他們便撒下網去,竟拉不上來了,因為魚甚多。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:「是主!」那時西門.彼得赤著身子,一聽見是主,就束上一件外衣,跳在海裡。其餘的門徒離岸不遠,約有二百肘,就在小船上把那網魚拉過來。他們上了岸,就看見那裡有炭火,上面有魚,又有餅。耶穌對他們說:「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。」西門.彼得就去,把網拉到岸上。那網滿了大魚,共一百五十三條;魚雖這樣多,網卻沒有破。耶穌說:「你們來吃早飯。」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祂:「祢是誰?」因為知道是主。耶穌就來拿餅和魚給他們。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後,向門徒顯現,這是第三次。他們吃完了早飯,耶穌對西門.彼得說:「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?」彼得說:「主啊,是的,祢知道我愛祢。」耶穌對他說:「你餵養我的小羊。」 大多數人都聽過「最後的晚餐」,那是耶穌在釘十字架前,跟門徒們在耶路撒冷共享的逾越節晚餐,也因著耶穌在用餐中拿起餅和杯與門徒立約,成為歷代教會謹守的「聖餐」之約。然而許多人在領受聖餐時,只想到耶穌的身體為我們犧牲、耶穌的寶血為潔淨我們而流,卻忽略了在那最後的晚餐中還有許多重要的教訓、叮嚀和榜樣,是耶穌要每一個門徒謹記和實踐的(參考約翰福音 15-17 章)。儘管最後的晚餐是如此值得記念和省思,但耶穌並沒有要我們停留在最後的晚餐,因為──祂復活了! 耶穌復活後向門徒顯現,還跟門徒一起生活大約有四十天之久。這期間,有一個媲美最後的晚餐,我稱之為「最後的早餐」,是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向門徒第三次顯現時所發生的事。那一頓早餐,耶穌同樣給予門徒們許多寶貴的教訓,值得今天的我們深思與回應。作為耶穌門徒的我們,不要只記得吃喝什麼,而是要記得耶穌給我們的提醒、叮嚀、榜樣、教誨,更要竭力地順服與遵行。在最後的早餐中,至少有三件事情是我們要記得和回應耶穌的,那就是:「莫忘初衷(為得人而活)」、「莫忘獻上(為事主而活)」、「莫忘愛主(為牧養而活)」。 一、莫忘初衷(為得人而活) 耶穌對西門說:「不要怕!從今以後,你要得人了。」(路加福音 5:10b ) 這不僅是耶穌起初的呼召,也是一生不變的呼召。 那天,彼得竟然帶著門徒去打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