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牧語珠璣】最後的晚餐 / 文亮 牧師

 

【 牧語珠璣】最後的晚餐 文亮 牧師

 經文:哥林多前書11:17-30/約翰福音13:12-1521-2734-35

   哥林多前書11:17-30

        我現今吩咐你們的話,不是稱讚你們;因為你們聚會不是受益,乃是招損。第一,我聽說,你們聚會的時候彼此分門別類,我也稍微地信這話。在你們中間不免有分門結黨的事,好叫那些有經驗的人顯明出來。你們聚會的時候,算不得吃主的晚餐;因為吃的時候,各人先吃自己的飯,甚至這個飢餓,那個酒醉。你們要吃喝,難道沒有家嗎?還是藐視上帝的教會,叫那沒有的羞愧呢?我向你們可怎麼說呢?可因此稱讚你們嗎?我不稱讚!我當日傳給你們的,原是從主領受的,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,拿起餅來,祝謝了,就擘開,說:「這是我的身體,為你們捨的,你們應當如此行,為的是記念我。」飯後,也照樣拿起杯來,說:「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,你們每逢喝的時候,要如此行,為的是記念我。」你們每逢吃這餅,喝這杯,是表明主的死,直等到祂來。所以,無論何人,不按理吃主的餅,喝主的杯,就是干犯主的身、主的血了。人應當自己省察,然後吃這餅、喝這杯。因為人吃喝,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,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。因此,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的與患病的,死的也不少。

   約翰福音13:12-15

        耶穌洗完了他們的腳,就穿上衣服,又坐下,對他們說:「我向你們所做的,你們明白嗎?你們稱呼我夫子,稱呼我主,你們說的不錯,我本來是。我是你們的主,你們的夫子,尚且洗你們的腳,你們也當彼此洗腳。我給你們作了榜樣,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。」

   約翰福音13:21-27

        耶穌說了這話,心裏憂愁,就明說:「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,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。」門徒彼此對看,猜不透所說的是誰。……耶穌回答說:「我蘸一點餅給誰,就是誰。」耶穌就蘸了一點餅,遞給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。他吃了以後,撒但就入了他的心。耶穌便對他說:「你所做的,快做吧!」

   約翰福音13:34-35

       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,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;我怎樣愛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相愛。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,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。

 

你知道什麼是最後的晚餐嗎?你了解聖餐的目的與祝福嗎?

        基督的教會,在經歷改教運動後,革新了許多早期教會中的繁文縟節。在諸多衍生出來的儀式中,基督的教會保留了二項很重要的聖禮~浸禮、聖餐禮。之所以保留,絕不是要徒守外在的儀式作為紀念,我們深信在聖禮的過程中,必有上帝的同在;聖靈的工作,使我們可以藉著浸禮與每一次的聖餐,得著生命的更新。因此,若不了解聖禮的意義與內涵,就會導致聖禮淪為無實質意義的例行公事。就讓我們透過聖經的教導,重回到耶穌設立聖餐的心意與真諦。 

我們必須認知,並不是所有的聖餐聚會,或是有吃聖餐,就叫做守聖餐或領聖餐,如果沒有搞清楚聖餐的內涵,那只不過是完成了一個儀式,卻跟耶穌一點關係都沒有,既沒有達到耶穌期望透過聖餐給我們的目的,也無法領受耶穌期望透過聖餐給我們的祝福。根據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提醒,並耶穌在最後晚餐中所言所行,至少可以歸納出三方面有關聖餐的目的與祝福:

 

1、紀念上帝的救贖恩典

聖餐的遠因與逾越節有關,而逾越節的由來,是上帝愛與救贖的彰顯。以色列民藉著上帝的手,脫離了埃及的奴役,得著救贖的恩典。所以上帝要祂的百姓,透過守逾越節來紀念祂的愛與救贖恩典。耶穌帶領門徒守逾越節的晚餐,也被喻為最後的晚餐,不單是要門徒紀念祂這位人子,更是要門徒紀念耶穌在十字架上完成的救贖恩典。 

不可否認的是,人對恩典常是健忘的,反而比較會記得不好的事、痛苦的教訓。在以色列歷史上,神的選民常常忘記祂的恩典,就轉去事奉外邦神,或是悖逆神的旨意,偏行罪惡的道路。所以在歷史上,以色列民多次拋棄了守逾越節的慣例,直到他們受攻擊、被擄……在無助的時候,才想起神的救恩,便再次呼求耶和華。紀念上帝救贖的恩典,對神的兒女是何等重要的叮嚀,更是保守我們常在祂恩典裡的關鍵操練,所以保羅說:「要常常喜樂,不住地禱告,凡事謝恩;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。」(帖撒羅尼迦前書5:16-18 

思想神恩典,可以使我們有喜樂的心,使我們重新得力,使我們免於重蹈覆轍,使我們積極面對未來!在不斷感恩的思想過程,我們的心才會漸漸地謙卑、柔和、更像我主耶穌。神總是希望我們的生命更好,生活更榮耀神,所以,祂希望我們透過每次聖餐的過程,學會凡事謝恩,甚至願意為了祂救贖的恩典,回應祂的呼召,背起十字架來跟隨祂,持定奔跑擺在我們前面的標竿。 

值得深思並自我檢視的是,我們的聖餐是否流於形式?或因不了解耶穌的期望,不僅沒有在聖餐的過程中,因紀念神的恩典向神獻上更多的感恩和委身,反而變成渴望從神得到更多祝福的追求,那麼聖餐就不是為紀念耶穌,而是為了滿足自我了。有些人甚至將聖餐的餅和杯當作是萬靈丹,以為透過吃聖餐,就可以得到所期望的祝福、醫治、平安……。然而,真正讓我們得著神的憐憫、恩典與祝福的關鍵,不是在於所吃的餅和杯,而是在於心靈和誠實的敬拜,和我們對基督的愛。 

因此,在Covid-19新冠病毒影響教會實體聚會的年間,雖基督徒無法聚集在一起守聖餐,但並不影響我們常存感恩的心來到神面前。當我們仍然以心靈和誠實敬拜祂,保守自己在基督裡親近主,祂的醫治與平安便臨到我們,祂的恩惠與慈愛也必常與我們同在。

 

2、鑒察自己的罪與悔改

從第一個逾越節開始,就提醒了我們關於罪與悔改的事情。 

在逾越節那一夜,埃及所有頭生的和長子,一夕之間都死了,皆因法老的執迷不悟、不肯悔改。法老不是不知道耶和華神,不是不知道摩西的立場,他至少經過了十件以上的神蹟(包括杖變成蛇),但法老就是硬著心不肯悔改,使埃及受到了極大的審判。而這一夜,另一個不肯離棄罪惡、不肯悔改的猶大,最終也受到極大的審判,結束了生命。同樣地,猶大不是不知道耶穌是神的兒子,不是不知道耶穌的能力,他不知看過耶穌行多少的神蹟,但猶大依然硬著心,就是要將耶穌出賣。那麼,我們呢?我們來到神面前,又是抱持什麼樣的心態?是否能鑒察自己的罪並悔改呢? 

不管有沒有守聖餐,當我們來到這位聖潔、公義、全能的上帝面前,都應該鑒察自己的罪並悔改,才能使我們的生命蒙神的悅納,進而蒙神的賜福。若不承認自己的罪並真實地悔改,甚至跟法老、猶大一樣硬著心,那麼即使可以吃再多的聖餐,也不過是吃喝自己的罪了。保羅責備當年的哥林多教會,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鑒察自己的罪並悔改,不僅在教會中分門結黨,各人只顧自己的利益、甚至藉聖餐喝到酒醉……,這樣荒腔走板的心態和行徑,簡直就是藐視聖餐,終究只是吃喝自己的罪。 

聖餐的目的之一是要我們自省。從逾越節的分別為聖開始;從逾越節百姓遵行神的話;從耶穌幫門徒洗腳,要門徒潔淨、要門徒與自己有份;從保羅教訓哥林多教會……,都要我們懂得分別為聖,成為屬神的子民。但今天有些基督徒,把聖餐拿來當作是除罪的良藥,以為那被祝禱過後的葡萄汁,可以變成耶穌基督的寶血,就可以除掉我們的罪?可以使我們得醫治?但聖經告訴我們: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,上帝是信實的,是公義的,必要赦免我們的罪,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。」(約翰一書1:9罪被赦免的關鍵,是「認罪並真實地悔改」而不是吃喝了什麼。聖餐的目的,是透過我們認罪的過程,讓我們再次得到神的憐憫。要知道,醫治的關鍵是我們的罪被除掉、被潔淨、並被拯救,如果我們不能省察自己的罪,不承認自己的罪,不願悔改,吃再多的餅,喝再多的葡萄汁也無濟於事,不僅不會有好事發生,還可能會因吃喝自己的罪而受到刑罰。 

若我們真的需要被赦免、被醫治,那我們就真需要認罪、悔改。認罪悔改的目的,不是為了要貶低我們,或是讓我們自慚形穢,乃是為了使我們成為聖潔、得著自由。就像新冠病毒疫情蔓延的時候,沒有人認為被要求洗手、消毒是被貶低的、是糟糕的;反而是更願意殷勤洗手、消毒,因為知道那是確保自己健康、平安的關鍵之一。一個願意來到耶穌基督寶座前~認罪、悔改的人也是如此,我們將會因著耶穌寶血的潔淨,得著更多的平安、健康和自由。

 

3、實踐基督的愛與奉獻

耶穌要我們「紀念祂」,紀念不是想,而是效法!耶穌要我們效法祂的愛~彼此相愛,效法祂的奉獻~為主獻上!

 

聖餐另一個重要目的,是為了更多紀念主並效法耶穌,實踐基督的愛與奉獻,而不是一個為了滿足個人需要的儀式。保羅責備哥林多教會混亂聖餐的現象,就是因為他們是自私的、不顧他人的、分門結黨的、藐視窮人的,所以即或表面上守著聖餐、吃著聖餐,卻根本得不著神的同在,也不蒙神的喜悅。

 

聖餐並不在乎餅和杯的本身,而是在乎耶穌以餅和杯所象徵的背後意義,就是耶穌的愛與奉獻。看看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中所做的吧!在吃飯前,耶穌用手巾束腰,為門徒洗腳,因為耶穌不僅愛門徒,更願以行動表明何謂犧牲的愛。隨後,耶穌在晚餐中拿起餅來,擘開,告訴門徒那象徵著耶穌的身體,為了愛而破碎,又拿起杯遞給門徒,象徵著將要流出的血,是為了愛而犧牲奉獻的,耶穌要門徒「如此行」,不是要門徒只是依樣吃餅和喝杯,而是要門徒效法耶穌愛與犧牲的行為。

 

在最後晚餐的尾聲,耶穌清楚地說:「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,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;我怎樣愛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相愛。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,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。」(約翰福音13:34-35這命令可說是最後晚餐的重中之重,那時猶大已經離開這個群體,耶穌要剩下的門徒透過彼此相愛與犧牲奉獻的實踐,來顯明他們是屬基督的門徒,而非像猶大為了滿足自我,選擇出賣和犧牲耶穌。

 

初代教會,聖餐的目的和功能之一,就是讓弟兄姊妹在聚會中,透過擘餅、分享與代禱的過程,實踐基督愛與奉獻的精神。但哥林多教會顯然忽略了這一點,變成了自己吃喝的一場鬧劇。今天,若基督徒不能聚在一起,透過聖餐彼此服事、彼此相愛、彼此分享,或只是形式上履行了一個聖餐儀式,實質上卻是各吃各的,那便失去了聖餐的意義了。使徒彼得呼籲:「萬物的結局近了。所以,你們要謹慎自守,警醒禱告。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,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。」(彼得前書4:7-8實踐彼此相愛的命令,絕對比形式上的聖餐,更能使我們的生命在神面前蒙悅納。今天,就採取行動吧!實踐耶穌彼此相愛的命令,藉著犧牲與奉獻的服事,一定會使我們更深經歷祂的同在和祝福。

 

 

願我們透過每一次與眾弟兄姊妹聚集的聖餐禮拜,紀念上帝的救贖恩典、鑒察自己的罪與悔改、並實踐基督的愛與奉獻,使我們經歷神大能的同在,領受聖靈的更新,得著基督豐盛的生命與祝福。

 

回應、討論與延伸問題思想

 

一、你是否有真實重生得救的經歷呢?如果沒有,是否積極地去得著上帝所應許的「救贖恩典」呢?(可以讓一些已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幫助你。) 

 

二、你是否能看見自己的罪和問題呢?藉著我們的敬拜、禱告、讀經、靈修……,是讓我們發現自己的罪和問題的關鍵,如此才能幫助自己來到神面前經歷赦免、醫治、更新。試著為自己訂立穩定的教會與靈修生活吧! 

 

三、作為基督徒,要實踐基督愛與奉獻的榜樣。試想,你可以從身邊哪些人身上開始去實踐呢?你打算如何做呢?

 

YOUNG YOUNG 經通

 

哥林多前書11:17-30 / 約翰福音13:12-15, 21-27, 34-35

 

1. What哥林多教會守聖餐時,發生什麼不好的狀況?保羅提醒他們守聖餐應該是什麼態度呢?(參哥林多前書11:17-30

 

 

2. Why為什麼我們要守聖餐呢?(請參牧語珠璣的三個目的)

a.      ________

b.      ________

c.      ________

 

3.Word守聖餐的前兩個目的,是要我們在儀式的過程中學習感恩和自省。請寫下:

a.      最近想感謝耶穌恩典的部分: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b.      最近需要被耶穌潔淨的部分: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 

4. Worth 透過守聖餐,使我們可以效法基督的愛。請寫下一個你想關心的對象,並付出愛的行動吧!

a.      對象:

b.      行動:

 

 

5. Work若完成第四題愛的行動,請找到好朋友當見證人,幫你簽個名:

 

 

6. 請找到你的禱告同伴(或家人),分享第三、四題,並一起禱告。

 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牧語珠璣】變種病毒/ 文亮牧師

【牧語珠璣】絕處逢生/文亮 牧師

【牧語珠璣】不對等的愛/文 亮 牧師

【牧語珠璣】要常常喜樂/文 亮 牧師

【牧語珠璣】小確幸?大幸福!/ 文亮 牧師